室内居住空间设计教材居住空间设计(项目式)(微课版)(第2版)课件 项目4 要素分析(78)pptx_公共空间装修案例_微密猫破解版 - 解锁更多功能,畅享网红私密内容​

室内居住空间设计教材居住空间设计(项目式)(微课版)(第2版)课件 项目4 要素分析(78)pptx

- 2025-07-01 - 作者:公共空间装修案例
产品详情

  居住空间设计(项目式)(微课版)(第2版)课件 项目4 居住空间设计要素分析(78).pptx

  居住空间设计(项目式)(微课版)(第2版)课件 项目4 居住空间设计要素分析(78).pptx

  项目4 居住空间设计要素分析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精品系列教材蔡丽芬编著十三五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规划教材 4.1居住空间的类型与空间组织4.2居住空间设计方法目录Content4.3居住空间界面设计4.4居住空间色彩设计4.5居住空间采光与照明设计4.6家具、陈设与绿化设计 4.1.1 空间与界面空间是由“界面”围合而成的,底下的称为“底界面”,顶上的称为“顶界面”,周围的称为“侧界面”。根据是否有顶界面,空间又可以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有顶界面的为内部空间,无顶界面的为外部空间。空间组织是指通过分割与联系的方式,把几个小空间组合成各类大空间,以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4.1.2 居住空间的类型固定空间在建筑主体工程完工时形成,由顶面、地面及四周的墙面围合而成,形状、尺寸、位置不可改变,又称一次空间。特点:功能明确、界面固定、比较封闭,如卫生间、厨房固定空间可变空间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位置、形状、尺寸等要素的空间,常用隔断、家具、帷幔、陈设、绿化等来分隔,也叫二次空间。特点:灵活多变,其部分界面可以根据需要移动或撤除可变空间按形成过程分类 4.1.2 居住空间的类型封闭空间封闭空间由限定度较高的界面围合而成,如卧室、视听室等。人在封闭空间中的视觉、听觉不受外界的干扰与影响。特点:具有较强的领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性较差02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是一种外向型空间,空间界面的围合程度低,强调与周围环境的渗透与交流,由柱廊、落地窗、玻璃幕墙或带有大面积门、窗、洞口的墙体围合而成。特点:具有外向性,限定度和私密度较小,视野开阔,注重借景,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及融合01按开敞程度分类 4.1.2 居住空间的类型/ 01静态空间比较封闭且安静,空间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晰,功能也比较明确,如卧室、书房等。特点:多为尽端空间,空间封闭,私密性较强,限定度较高;界面装饰简单,色彩淡雅,光线柔和,从而使整体空间达到一种静态平衡静态空间/ 02动态空间具有空间的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的特点。界面(特别是曲面)组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空间构成形式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以引导视觉。特点:运用斜线、连续曲线使空间具备运动感,使界面组织具有节奏性和连续性;也可以在空间内引进流水、喷泉、瀑布、花木、阳光等动态要素,营造自然的动态效果动态空间按态势分类 4.1.2 居住空间的类型肯定空间模糊空间虚拟空间地台空间肯定空间界面清晰,范围明确,具有领域感。特点:私密性较强,界限明确。封闭空间多为肯定空间,如视听室模糊空间是指界限不明确的空间。特点:没有绝对的界限,且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特点:借助建筑构件、列柱、隔断、家具、陈设等,或利用围护面的凹凸结构、悬空楼梯、不同的标高等构成虚拟空间地台空间是指将室内地面的部分区域抬高,通过抬高地面边缘来限定空间的范围。特点:具有展示的效果下沉空间悬浮空间交错空间虚幻空间下沉空间是将室内地面局部下沉来限定一个明确的空间范围。特点:空间界限清晰,层次分明悬浮空间一般采用局部降低吊顶,或将楼梯往下悬挂等方法来垂直划分空间,多用吊杆来悬吊。特点:给人新奇的悬浮之感交错空间是指在水平方向上采用垂直围护面的交错配置,从而形成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穿插交错效果。特点:是一种有灵活性和有趣味性的空间,设计上有层次感和动态效果,在大空间中便于交通流线的高效组织指利用不同角度的水面或镜面反射来分隔空间。可以通过单一镜面反射虚像,也可以通过几个镜面的连续反射,把平面的物件打造成立体的效果。特点:虚幻、不真实。选择有反射效果的镜面材料,可以在视觉上扩大空间按分隔程度分类 4.1.3 居住空间的组织居住空间的组织是指对已有的空间做出系统分析,根据现场环境及建筑功能,按单个空间到群体空间的顺序进行规划组织。空间组织的目的是使居住空间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居住空间的“围”与“透”要适度,需要对居住空间进行适当的围合与分隔。 4.1.3 居住空间的组织(1)空间的分隔绝对分隔指使用到顶的承重墙或轻质墙来围合空间,形成封闭空间。特点:界限明确、封闭性强、遮挡视线、私密性较强、隔音好绝对分隔相对分隔指以限定度较低的局部界面来分隔空间。特点:封闭程度较低,不阻隔视线或不阻隔声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私密性略差,空间界限模糊。主要采用不到顶的隔墙、翼墙、屏风及较高的家具来分隔。相对分隔按分隔程度分类 4.1.3 居住空间的组织/ 01垂直分隔指利用竖向建筑构件(如墙、框架、拱券等)将居住空间分隔成多个区域。特点:利用原有建筑构件进行分隔,节省空间,增强竖向的层次感及空间延伸感垂直分隔/ 02水平分隔指利用阶梯、夹层、天棚、地面高度差等将居住空间水平分隔成多个区域。特点:打破空间的单调,使居住空间具有水平方向上的层次感水平分隔按分隔形式分类 4.1.3 居住空间的组织(2)空间的排列结构子空间的面积大小及形状可以有所变化,但都与通道相连接,分布于通道两侧。线性结构以一个中央空间为核心,其他子空间围绕中央空间从中心向外延伸,是一种外向型的空间组织。它一般适用于较为正式的布局,其重点是中央空间放射结构在两组互为轴线的平行线之间建立重复的模块结构。把相同的空间组织在一起,一般采用环流路线设计,格栅结构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的线性结构,而且它们像交错的马路以一定的角度交叉时,空间的组合形式即成为轴心结构。轴心结构 4.1居住空间的类型与空间组织4.2居住空间设计方法目录Content4.3居住空间界面设计4.4居住空间色彩设计4.5居住空间采光与照明设计4.6家具、陈设与绿化设计 4.2 居住空间设计方法1. 调研法调研法是通过收集反馈信息来改进设计的一种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调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发现新设计元素、设计创新点,使设计作品更具人性化、更符合流行趋势。优点列记法是指把成功案例中存在的优点和亮点罗列出来,然后在自己的设计中借鉴运用这些优点优点列记法缺点列记法是指罗列设计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在之后的设计中加以修改或规避缺点列记法希望点列记法是指收集业主建议或设计要求,听取多个渠道的意见,把意见汇总后作为设计的依据来考虑,然后搜索设计目标及创新点希望点列记法 4.2 居住空间设计方法2. 夸张法夸张法是指把一个基础造型的状态、特性进行放大或缩小,追求其在造型上极限夸张的形式。主要方法有重叠、组合、变换等,可以从色彩、形体、比例等多方面进行造型的极限夸张。3. 主题法主题法是指在某些设计要素被限定的情况下进行创意设计。任何设计都有不同方向的主题,主题可以分为6种类型:结构主题、造型主题、材料主题、色彩主题、空间主题、灯光照明主题。4. 取向法取向法是指当一个新的造型设计出来后,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相关设计,然后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4.2 居住空间设计方法5. 分解法分解法是通过对已有造型进行有选择的吸收融合和巧妙借鉴,从而形成新的设计方法。分解法的适用对象可以是空间的具体形、色、质及其组合形式。直接分解是指将优秀设计案例的可取之处(如色、形、质、工艺手法和造型手法)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直接移用到新的设计中直接分解间接分解是指将很难直接移用的设计,进行局部借鉴移用。间接分解有3种类型:借鉴其造型而改变其色彩材质;借鉴其材质而改变其造型;借鉴其工艺手法而改变其色、形、质间接分解 4.2 居住空间设计方法6. 逆向法逆向法是指从常规设计思维的反面或对立面思考,寻求设计上的异化和突变。这种打破常规思维的设计方法往往能给设计带来突破与创新。逆向法的适用对象既可以是思维、造型,也可以是具体的材料、色彩等。7. 转移法转移法是指在别的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替代品。由于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引起了思维的突破,从而产生了新的设计效果。 4.2 居住空间设计方法8. 置换法置换法是指替换原来的设计、材料、工艺等要素,产生新的设计效果。指变换造型、色彩、饰物等变换设计01指变换装修中的装饰材料,用类似的材料代替变换材料02指变换室内的结构和施工工艺变换工艺03 4.2 居住空间设计方法序号设计方法具体说明1加减法加减法是指在设计时增加或删减部分内容,使其复杂化或简单化2结合法结合法是指把两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物体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新的复合功能。设计时也可以把不同的造型结合在一起3联想法联想法是指以某一个意念原型为出发点,展开联想,在联想过程或结果中寻找新的设计题材。联想法是拓展形象思维最好的方法,能拓宽设计思路,尤其适合设计师用来寻找灵感4派生法派生法是指在某个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形态、细节等的渐次演变,如改变局部造型、形态大小等。派生可分为3种形式:外形与细节同时变化;外形不变,改变细节;细节不变,改变外形5局部法局部法是指在设计时以局部为出发点,进而扩展到整体的设计方法 4.1居住空间的类型与空间组织4.2居住空间设计方法目录Content4.3居住空间界面设计4.4居住空间色彩设计4.5居住空间采光与照明设计4.6家具、陈设与绿化设计 4.3.1 界面设计的原则同一空间内的各界面风格统一是居住空间界面装饰设计中的一个基本原则。设计风格统一设计师在设计界面时要考虑使用功能与环境气氛的统一,如居住空间要求营造安静、亲切、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因此界面设计也要明快而温馨。使用功能和环境气氛一致界面设计切忌造型奇特、色彩过分花哨突出。居住空间的界面始终是室内环境的背景,对家具和陈设起烘托作用,应该以简洁、明快、淡雅为主。避免过分突出 4.3.2 界面设计的要求不同界面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 4.3.2 界面设计的要求1. 底界面设计要求底界面是居住空间的地面,在人的视线范围内所占比重仅次于侧界面,与人的距离较近,直接接触较多。居住空间底界面的材料要针对具体需要合理选择、有所变化,例如客厅既可以用瓷砖,也可以用木地板;卧室与书房用木地板;阳台、卫生间用瓷砖等。厨房瓷砖底界面 吴兢兢(学生习作)餐厅木地板底界面 徐旭军(学生习作) 4.3.2 界面设计的要求2. 侧界面设计要求侧界面是室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室内空间中所占面积最大,是家具、陈设、艺术品的背景,对营造环境氛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侧界面的设计要求主要是保护墙体、美化空间、满足使用功能。侧界面设计能使墙体在室内湿度较高时不易受到破坏。保护墙体侧界面设计能使居住空间整洁美观、富有情趣和文化气息。美化空间侧界面具有隔热、保温和吸声等作用,能满足人们在室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需求。满足使用功能 4.3.2 界面设计的要求3. 顶界面设计要求结构安全顶界面的装饰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确保安全,避免顶部构件及装饰掉落造成意外事故。02掩盖设备顶界面上有复杂的设备与管线,顶界面的设计要起到掩盖通风管道、消防系统、电缆线管、、自动喷淋器、扬声器等的作用,达到美化顶界面的目的。03造型轻快设计多层次的造型、选择轻快的色调、进行明暗处理等都是顶界面的设计重点。顶界面的造型应尽量简洁、完整、突出重点。01 4.3.2 界面设计的要求表现为一个较大的平面或曲面。特点:装饰方便,外观朴素大方,造价经济,常用于卧室、书房或小面积的客厅常见的顶界面形式平整式顶界面利用井字梁的节点和中心来布置灯具并加以适当装饰。特点:朴素大方,节奏感强,常用于面积较大的客厅井格式顶界面 4.3.2 界面设计的要求悬挂各种折板、格栅或其他饰物,如玻璃顶、装饰织物顶等。 特点:造型新颖、别致,并且能使空间气氛轻松活泼,富有艺术趣味,常用于餐厅、卧室悬挂式顶界面将顶界面做成几个高低不同的叠级层次。特点:简洁大方,与灯具、通风口自然结合。灯光和顶界面的造型设计相结合更能增强顶界面的层次感及装饰效果,常用于客厅、卧室分层式顶界面 4.3.2 界面设计的要求满足采光的要求,打破空间的封闭感,使环境更富情趣。整个顶界面做成透明的,一种是人造发光天棚 ;另一种是直接采光天棚。特点:造型华美富丽,常用于餐厅、门厅玻璃顶界面把原有的混凝土天花板涂成黑色或深灰色,然后直接在楼板上安装设备、管线及灯具。特点:便于维修,经济实惠,常用于走道、阳台或loft风格的客厅、餐厅裸顶 4.3.2 界面设计的要求集成吊顶是HUV金属方板与电器的组合,分为扣板模块、取暖模块、照明模块、换气模块。特点:安装简单,布置灵活,方便维修,常用于卫生间、厨房集成吊顶 4.1居住空间的类型与空间组织4.2居住空间设计方法目录Content4.3居住空间界面设计4.4居住空间色彩设计4.5居住空间采光与照明设计4.6家具、陈设与绿化设计 4.4.1 色彩在居住空间中的作用1. 色彩与视觉效果色彩与视觉效果色彩有冷暖感在色相环中,色彩可以分为冷色调与暖色调。最冷的色是蓝色,最暖的色是橙色。色彩有距离感在同一视距条件下,暖色调、明亮色、纯度高的色彩给人前进、亲近的感觉,冷色调、深色调、纯度低的色彩给人后退、疏远的感觉。色彩有重量感在居住空间设计中,一般采取上浅下深的设计原则,避免头重脚轻。色彩有软硬感色彩软硬感与明度、纯度有关。高明度、低纯度色系具有软感,低明度、高纯度色系具有硬感色彩有尺度感在居住空间设计中,深色具有收缩感,明亮的色彩具有开阔空间的作用。 4.4.1 色彩在居住空间中的作用2. 色彩与生理、心理效果色彩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居住空间的整体效果,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研究由色彩引起的生理、心理效果,对于居住空间设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居住空间的主色调决定空间环境的基础色调。辅色调是与主色调相呼应,对居住空间起点缀作用的局部颜色。辅色调与主色调为对比色的情况较多,一般主色调的颜色深,辅色调的颜色就应该比较明快、活泼。主色调的纯度低,辅色调的颜色就应鲜亮、艳丽。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主要有色彩明度对比、色彩纯度对比、色彩冷暖对比和色相对比。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1.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表明度对比是由色彩之间的明度差异形成的对比。在众多的色彩对比类型中,明度对比的效果最好,因为人眼对于明度的敏感程度最高。明度可以脱离色相、纯度而独立存在,这也是彩色图像调整成黑白图像后层次关系依然存在的原因。形成明度上的强烈对比能使空间界面及造型线条清晰,对比强烈。明度对比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纯度对比是由色彩之间的纯度差异形成的对比。纯度对比能够为配色效果添加变化。纯度对比根据不同的纯度差而产生强弱之分,不同的纯度对比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使用纯度对比的空间色调柔和清新、环境高雅纯度对比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色相环中最冷的色彩为蓝色,最暖的色彩为橙色。冷暖色调可以互为对比,将冷暖色调放在一起能相互突出,产生更加强烈的色彩视觉冲击。暖色调为主色调的配色会比较欢乐、愉快,再以黑色、白色、金色、银色为辅色调,能产生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冷色调为主色调的环境比较幽雅宁静,搭配黑色、白色、灰色为辅色调,能产生清新脱俗的效果明度对比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有彩色与无彩色的对比黑色、白色、灰色、金色、银色称为无彩色。无彩色具有统一调和的功能,这种对比在配色中最为常见。有彩色与白色搭配能够还原彩色的原貌,与黑色搭配看上去会比原本的色彩更加鲜艳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色相对比互补色在色相环中相距180°,互补色对比是色相对比的极端互补色06对比色在色相环中相距120°,由于色彩差异比较大,通常对比色会产生比较浓烈的视觉效果对比色05中差色在色相环中相距90°,这种对比属于中等对比中差色04类似色在色相环中相距45°,是一种比较弱的对比类似色03邻近色在色相环中相距30°,往往能产生统一、典雅的配色效果邻近色02同类色在色相环中相距15°,同类色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同类色01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白色为高明度、深灰色为低明度)纯度对比(橙色为高明度,白色、浅灰色、米灰色为低明度)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冷暖对比(棕色、橙色为暖色、湖绿色为冷色) 有彩色与无彩色的对比(橙色为色彩,白色、灰色为无色彩)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2. 居住空间色彩对比案例居住空间最常用的配色方案是:墙面用浅色,地面用中间色,家具用较深的色彩,顶部的颜色一般浅于墙面或与墙面同色。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搭配出不一样的效果。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案例:同类色配色(紫灰色+粉紫色)同一基本色系下的不同色度和明暗度的颜色进行搭配,可创造出宁静、优雅的氛围。此种搭配多用于卧室、客厅,如墙壁、地板使用最浅的色度,床上用品、窗帘、椅子使用同一类色系,但色彩略深。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案例:对比色配色(蓝色+橙色)以蓝色系与橙色系为主的色彩搭配,表现出现代与活泼的视觉感受。这两种色系原本属于强烈的对比色系,只要在双方的色度上有些变化,蓝色与橙色在色彩组合中最能给予空间青春活力的感觉。案例:同类色配色(橙色+黄色)同类色对比是怎么搭配都不容易出错的保险型搭配。墙壁、椅子与地毯等几种深浅不同的橙色搭配在一起使用,让客厅色彩活泼跳动。 4.4.2 居住空间的色彩对比案例:低彩度配色设计案例(粉色+米白色+浅灰色)不同色相的低彩度配色的效果比较雅致、清新,主要通过降低色彩的纯度,使不同色相和谐组织在一起,实现清新、优雅的配色。相比较高饱和度的颜色,莫兰迪色系将灰色调加入其他颜色中,看起来更加舒服、平缓,会给人沉静、温婉的感觉。粉色的装饰家居,减少家里的冷硬感,增添一丝温馨浪漫的柔和感。 4.4.3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1. 居住空间色彩元素提取我们可以从中华大地的大好河山中提取色彩元素。山峦、河流、湖泊等都是居住空间色彩元素提取的渠道。从自然界中提取色彩元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及内涵,而且要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民族传统工艺品中提取元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就需要知道可以从哪些地方提取自己做设计所需的元素。设计是从绘画语言中脱离出来的,从中外名家的绘画作品中可以提取出很丰富的设计元素从绘画中提取色彩元素 4.4.3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从黄山风景图片中提取绿彩元素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仿佛人间仙境,缥缈的云雾、遒劲的迎客松、林立的奇峰,组成了一幅泼墨山水画。可以从黄山风景图片中提取出灰色、绿色、白色等不同的色彩,将其应用于居住空间色彩设计中,可以给居住空间带来生机与活力。色彩来源色彩提取色彩在墙面上的应用 4.4.3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从花卉植物中提取色彩元素可以从粉白色的菊花图片中提取深浅不同的低纯度色彩,这些色彩不仅可以凸显居住空间明快的色彩效果,而且把女性的细腻、柔媚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色彩若用于年轻女性的居住空间,可以让家具有优雅大气的古典之美,柔和的色调也彰显出年轻女性迷人纤巧的气质。花卉植物色彩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4.4.3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从青花瓷中提取色彩元素青花瓷的图案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把幽静秀丽的自然美景描绘得意趣无穷;青花瓷的色彩淡雅,蕴含着一种宠辱不惊的态度。这样优雅迷人的图案与色彩凝聚了时间的精华,若应用于卧室、客厅,可营造出一种悠然古韵之味,散发出婉转和清秀的气质。色彩来源色彩提取 4.4.3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从莫兰迪的绘画作品中提取色彩元素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擅长用中间调和灰色调来表现物象,通过这些低饱和度色彩的搭配组合,可以营造出温柔优雅的质感。从他的绘画作品中提取的色彩被成为“莫兰迪色”,是近几年流行的色彩元素,采用低调、柔和的淡裸色来装饰家居,更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莫兰迪作品中色彩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4.4.3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2. 居住空间配色要点相邻房间的色彩要有联系,要考虑视觉的连续性及心理的适应性。色彩要依据室内风格特征及构造来选择。选择符合风格特征的主题色彩,不同的主题应有自己的色彩。在整体色调中求变化,且符合配色规律;并且考虑采光和照明对室内色彩的影响金色、银色可以与任何颜色搭配,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空间中只宜使用其中一种。业主是居住空间的使用主体,所以进行色彩搭配时要注意业主的年龄、性格及 爱好。空间主色调(除白色、黑色以外)不得超过3种,注意色彩的黄金比例。若有3种主色调,则三者的比例为6:3:1。 4.4.3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3. 不同区域的配色技巧顶界面色彩顶界面色彩常采用白色或接近于白色的亮色,这样室内照明效果较好。1墙面色彩墙面在居住空间中所占比例较大,对室内的气氛起支配作用。2门及门框、窗框色彩门窗色彩一般以中明度的蓝灰色、浅灰色、咖啡色及白色为主。整个侧界面的色调尽量在统一中求变化。3墙裙色彩墙裙一般采用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有些特殊风格也会用白色。4家具色彩家具的色彩在居住空间中起点缀作用。家具色彩与墙面、地面色彩往往是对比色,这样会让家具与墙面、地面有所区别。7地面色彩地面色彩与墙面色彩为同一色系较好,但它们之间的明度要有所区别,地面色彩应比墙面色彩略深一些。6踢脚线色彩通常采用明度低、耐脏的深色。一般来说,踢脚线的颜色与门套的颜色一致,或与地面色彩统一。5 4.4.3 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自然风景色彩元素提取傍晚时分,落日晚霞美不胜收。在夕阳的照耀下,水天一色,大地笼罩在橘色的余晖中。橙色作为暖色系,拥有众多的搭配“伙伴”。其中,橙色与湖蓝色、湖绿色的搭配往往可以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色彩对比效果。自然风景色彩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4.1居住空间的类型与空间组织4.2居住空间设计方法目录Content4.3居住空间界面设计4.4居住空间色彩设计4.5居住空间采光与照明设计4.6家具、陈设与绿化设计 4.5.1 居住空间的光环境1. 光的基本概念光通量指人眼所能感受到的辐射功率,单位为流明(lm)。1亮度指发光体表面在某个特定方向的发光密度,单位是堪德拉每平方米(cd/m2)或称nits。2光源包括整套灯光系统,如反射镜、电灯等。3反光射值:指喷漆墙面或其他房间装修内,从一个特定表面反射光的百分比。4色温把一块理想的纯黑色金属物质加热,随着温度不断上升,该物质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人们把不同颜色所对应的温度叫作色温。7光色人眼直接观察光源时所看到的颜色,也可以用色温来表示。6显色性光源对物体线. 光环境的分类直接将日光引入室内的做法,称为“自然采光”。自然采光通过灯具为室内提供光线的做法,称为“人工照明”。人工照明是夜间的主要照明方式,也可以用来弥补白天室内光线的不足。人工照明分类 4.5.1 居住空间的光环境3. 人工照明方式序号设计方法具体说明1直接照明光源在外,灯光直射照明,其中90%~100%的光线投射在被照物体上。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并且能形成生动的光影效果,光线半直接照明光源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罩住。60%~90%的光线使之集中射向墙面和地面,10%~40%的光线经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扩散而向上形成漫反射,光线间接照明将光源藏起来而产生间接光,靠灯光的反射、折射照明。其中90%~100%的光线通过天棚或墙面反射在工作面上,10%及以下的光线直接照射在被照物体上。灯光效果柔和,与其他照明方式配合使用4半间接照明与半直接照明相反,把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灯罩装在灯泡下部,60%~90%的光线射向顶面,形成间接光源,10%~40%的光线经灯罩向下扩散。与其他照明方式配合使用5漫射照明利用灯具的折射功能来控制眩光,使光线从灯罩上出经平顶反射,向四周扩散漫射。也可以用半透明磨砂灯罩或乳白色灯罩把光线全部封锁起来,使光线产生多方向的漫射。光线柔和,视觉效果比较舒服,所以漫照反射适用于卧室 4.5.1 居住空间的光环境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间接照明半间接照明漫射照明 4.5.1 居住空间的光环境4. 灯光的照明质量 4.5.2 居住空间光源与灯具的类型1. 灯具的作用和特性选择灯具时要注意合理配光,防止光源引起的眩光和阴影。灯具的作用为美化环境、提高光源利用率、保护光源免受机械损伤并为其供电。此外,灯具还能保证特殊场所的照明安全,如防爆、防尘、防水等。 4.5.2 居住空间光源与灯具的类型2. 电光源的种类 4.5.2 居住空间光源与灯具的类型3. 灯具的分类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天花板上应用区域:客厅、卧室、门厅、走道、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吸顶灯悬吊在室内显眼处天花板上有装饰功能的灯具应用区域:客厅、书房、餐厅等吊灯 4.5.2 居住空间光源与灯具的类型嵌装在天花板里面,只发出向下光线的一般照明灯具应用区域:卧室、客厅、书房、卫生间、天棚周边等嵌入式筒灯为了重点表现某些局部空间或者突出某个物体时使用射灯,射灯发出的光线比较集中,可在该区域强化照明效果应用区域:客厅、卧室、书房、走道等石英射灯 4.5.2 居住空间光源与灯具的类型又称格栅射灯,因为灯具内胆使用的光源的外形类似“斗”状(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应用区域:客厅、卧室、书房、走道等斗胆灯(雷士射灯)安装在墙壁、建筑支柱和其他立面上的灯具应用区域:客厅、卫生间、楼梯间等壁灯可移动其安放的位置,分落地灯和台灯两类;一般布置在客厅和休息区域里,与沙发、茶几配合使用,以满足房间局部照明和装饰家庭环境的需求,可随时变动位置应用区域:卧室、客厅、书房等可移动灯具 4.5.2 居住空间光源与灯具的类型一般是指固定在镜子周围的辅助照明灯,避免照镜子时灯光昏暗,看不清应用区域:卫生间、卧室等镜前灯是指把LED灯组装在带状的FPC极(柔性线路板)或PCB板(印制电路板)上,因其形状像一条带子而得名。LED灯带柔软,能任意卷曲,可以剪切和延接,可应用于各种造型的吊顶应用区域:客厅、卧室等LED灯带 4.5.3 灯光设计原则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艺术性 4.5.4 照明布局形式基础照明是最基本的照明方式,也称为“环境照明”。基础照明包括大空间内全面、基本的照明,重点的照明,以及垂直面的照明。一般选用光线比较均匀、全面的照明灯具。基础照明重点照明是指对主要场所和对象进行的重点投光,目的在于吸引人的注意力。一般选用光线的方向性较强的灯,如射灯。重点照明装饰照明是以装饰为目的的独立照明,主要为了增加空间层次,营造环境气氛,比如壁灯、吊灯。装饰照明 4.1居住空间的类型与空间组织4.2居住空间设计方法目录Content4.3居住空间界面设计4.4居住空间色彩设计4.5居住空间采光与照明设计4.6家具、陈设与绿化设计 4.6.1 陈设的作用强化室内设计的风格,丰富空间层次1丰富精神内涵和环境意境,烘托室内环境氛围,使空间更加舒适、实用、美观和温馨。3反映业主的民族特征、个人爱好及性格,体现业主审美及艺术品位,陶冶人的情操。2柔化空间,丰富环境色彩,增添活力。4 4.6.2 陈设的选择原则选择陈设的风格要与室内装修风格一致,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构图均衡,空间关系合理,考虑陈设尺度与空间尺度的比例关系。主次分明,增加空间的层次,不宜求多而造成空间凌乱。与室内色彩搭配相协调,注重视觉效果,为居住空间增添人文与艺术氛围。 4.6.3 陈设设计的分类1. 陈设设计的内容家具、灯具、织物等的摆放、展示02艺术品的选择、安装、展示与布置03主题及背景的设计01界面的装饰与布置04空间整体艺术效果的创造和艺术风格的塑造05 4.6.3 陈设设计的分类2. 按照使用功能分类指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又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装饰作用的陈设。灯具:一般可分为吊灯、吸顶灯、台灯、落地灯、壁灯。织物:织物陈设包括地毯、墙布、窗帘、帷幔、坐垫、靠垫、装饰壁挂等。家具:根据家具的用途可将其分实用性家具及观赏性家具两类。功能性陈设指没有实用功能,纯粹用来观赏的陈设品,具有极强的精神功能,可增添空间的情趣,陶冶人的情操。饰品陈设:饰品也可称作摆设品,饰品陈设是室内最易变更、移动、增减的装饰物。装饰性陈设分类 4.6.3 陈设设计的分类分类方法具体分类具体说明按照动与静分类动态陈设环境中可以移动的陈设,如家具、屏风、活动灯具。这类陈设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可随时变换位置或更改物品静态陈设位置固定的陈设按照虚实效果分类虚幻陈设一种通过日光、灯光等特定的媒介,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的屏风、灯具等映在墙上或顶棚上所产生的陈设效果,具有梦幻的装饰作用实物陈设“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物品和陈设。按照陈设方式分类墙面陈列主要在墙上陈列有文化特色的绘画、书法、摄影、装饰画、民间工艺品、编织物、窗帘等物品。 台面陈列台面摆放陈设包括餐桌、茶几、写字台、床头柜、化妆台、矮柜、窗台、壁炉、电视机柜等一切台面上的陈设物布置。 橱架陈列一般多采用壁架、隔墙式橱架、书架、书橱、陈列橱等多种形式,用书籍、传统工艺品、古董、纪念品等用品进行展示。 地面陈列与空中吊挂陈设的方向正好相反,主要指铺设或坐落于地面上的陈设装饰品,如地毯、榻榻米、鹅卵石、花卉植物等。悬挂陈列从顶棚向下垂吊,没有落地连接。吊灯、织物、绿植、金属挂件等都可悬挂起来陈列,起到丰富室内空间、增强空间层次感的作用。 4.6.4 陈设的选择陈设的种类很多,选择陈设时要配合居住空间的整体设计风格。陈设在色彩、造型与材质方面的风格要与整体设计风格一致。 4.6.4 陈设的选择居住空间的各个功能区域在陈设的选择上要有所区别,不同区域的陈设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 4.6.5 居住空间的绿化1. 室内绿化的功能丰富室内空间色彩,用绿色装饰空间、组织空间,利用空间死角摆放植物。植物与灯具、家具结合,可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陈设,提高空间的艺术性。改善室内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调节湿度利用植物特有的曲线、多姿的形态、柔软的质感和艳丽的色彩为室内增添生机。用植物作为展品或背景陪衬,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绿色植物可以放松心情、缓解视觉疲劳。 4.6.5 居住空间的绿化2. 绿化组织形式以绿化联系空间。以绿化分隔空间。以绿化填补空间。以绿化构成虚拟空间。内外空间的过渡与延伸。引导空间,起提示与指向作用。客厅的植物装饰以植物分割空间 4.6.5 居住空间的绿化3. 室内绿化手法悬吊式绿化如吊兰、紫罗兰等,可放在较高处,自然向下伸展,其婆娑多姿、别有情趣。02盆景绿化主要指树桩盆景,一般应选取姿态优美、植株矮、叶小、寿命长、易于造型的植物。01室内多用盆景、悬吊式绿化 4.6.5 居住空间的绿化绿化形式主要是点状绿化、线状绿化和面状绿化。以点为单位的盆景放在室内的某一位置,起美化环境的作用。点状绿化植物以单线排列或以带状排列,可区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线状绿化绿化植物以面的形态出现,通常作为背景使用,在墙面、地面等界面出现大块的绿化,主要为了突出前面的家具等陈设品。面状绿化 谢谢观看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精品系列教材蔡丽芬编著十三五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规划教材

  中国国家标准 GB 18100-202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道路照明及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